棕油價格暴跌,馬來西亞部分棕油加工廠停產、35年來首次
(111/07/01 11:31:50)

基於棕油交易價格近期暴跌,部分馬來西亞棕油加工廠被迫停產,為近35年來第一次發生

馬來西亞棕油廠商公會(POMA)頃表示,基於棕油交易價格近期暴跌,部分馬國棕油加工廠已被迫停產,這情況在過去35年來從未發生。

馬國棕油價格於6月創下13年來最大單月跌幅,6月27日從每公噸6,632馬幣(約1,507.96美元)高位下跌25.78%至4,922馬幣(約1,119.15美元)。

馬國棕油廠商公會北區主席姚添進頃指出,馬國棕油加工廠是參考每月平均價格購買新鮮棕果,並根據每日現貨市場價格出售提煉後的棕油。目前每公噸棕果的收購價格約為6,200馬幣(約1,409.73美元),但現貨市場買家對棕油的出口報價僅為每公噸約4,700馬幣(約1,068.67美元)。換言之,即使不考慮勞力短缺與運輸等其他營運成本,加工廠每生產每公噸棕油將虧損至少1,500馬幣(約341.06美元)。

目前未有任何一家棕油廠能夠以這樣的價格購買鮮棕果,在面臨勞力短缺及高投入成本下,工廠每生產100公噸棕油將虧損至少15萬馬幣(約3萬4,106美元)。在價格正常化前,完成合約供應的棕油加工廠已停止收購鮮棕果,直到價格恢復正常為止。大量的加工廠受到前述價格因素影響,尤其從小農戶採購果串的獨立加工廠。停工可能從一天至一週不等。該公會預測,倘價格繼續波動以及每月平均棕油價格與每日交易價格之間的差異下降,營運將可望於7月恢復正常。

馬國棕油局(MPOB)局長阿末巴維斯(Ahmad Parveez)表示,目前棕油加工廠停工事件僅發生在西馬半島,尤其北馬和南馬的民間加工廠。若情況持續惡化,停工的加工廠可能將面對馬國政府的法律訴訟。

另一方面,馬國種植暨原產業部副部長黃日昇則促請棕油廠恢復運作,否則將對小園主造成負面影響。渠表示將與馬國棕油局(MPOB)及加工業者會晤,以尋求對策解決目前棕油業困境。

馬國市場分析師指出,棕油和全球植物油價格下跌,最大隱憂為印尼棕油大量湧入市場。印尼政府於5月解除棕油臨時出口禁令,又將棕油出口的最高關稅削減近一半,以加速棕油出口,藉此清除棕油庫存。

另一方面,馬國棕油局表示,該國關稅局公布7月棕油出口稅繼續維持8%水準。馬國7月份棕油出口參考價格為每公噸6,732.26馬幣(約1,530.75美元),超過每公噸3,450馬幣(約784.45美元)門檻,因此維持8%的最高出口稅率。該8%稅率自2021年1月便維持至今。

由於印尼出臺政策加速棕油出口,意味著馬國棕油出口面臨更激烈競爭與阻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相關個股:  1702南僑
•相關產業:  油脂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