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國際標準組織採納、或以企業聯盟機制所形成並通過市場競爭考驗的國際產業標準,往往能左右一個產業的興衰,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因此,美歐日等技術領先國家無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有鑒於國際產業標準制定對於搶佔市場先機極為重要,經濟部自97年度即提出「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標準制定活動與建立國際標準接軌之環境」作為技術深耕的主要推展方向,並展開產業標準計畫,促進科技創新與標準發展之間有效整合,以提升台灣產業在國際技術標準化的競爭力。
歷經兩年的努力,目前已結合國內14家業者的支持,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創USB 3.0薄型記憶卡新技術,帶進超高速多媒體傳輸時代,加速行動終端的應用發展,打造薄型記憶卡產業的新紀元!
經濟部於12月16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USB 3.0 薄型記憶卡創新規格技術」,媒體發表會,展現全球首創USB 3.0薄型記憶卡新技術。USB 3.0薄型記憶卡為國際產業技術標準計畫今年的成果,其傳輸效能理論值可達5Gb/sec,為現有最高速記憶卡之10倍,具智慧節能設計及全雙工傳輸功能,適用於所有USB 2.0/3.0插槽。此為國內擁有之自主技術,從最早的 muCARD / miCARD不斷研發創新至今,因此不至於像SD 卡須支付國外高額 (6) 的權利金。本日出席貴賓包括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林青海科長、工研院李世光副院長、電電公會林以專執行秘書,以及國內14家廠商高階主管,包含鴻海科技集團黃南輝顧問、華碩電腦陳志雄副總裁、創見資訊束崇萬董事長、台灣典範鄧希哲董事長、威剛科技陳明達副總經理、聯陽半導體林傳生事業部總經理、希旺科技余金龍總經理、宜鼎國際李鐘亮董事長、旺玖科技馬繼芳副總經理、台灣泰科電子葉俊良亞太區處長、嘉澤端子工業朱德祥董事長、益實實業丁原璽副總經理、明昫企業張旭誠副總經理,以及台灣電子檢驗中心林育堯副執行長共同見證。
在數位內容的浪潮下,傳送資料、影像以及動態多媒體傳輸需求越來越大,催生了寬頻網路基礎建設以及資通訊產品的大量普及,也帶動電腦與週邊連結的USB等高速傳輸介面技術的發展。其中與電腦連結的消費性與通訊電子產品,其內建USB介面的比例也將逐年上升。在未來市場發展趨勢上,行動上網裝置的市場如 Netbook、eBook、MID呈現倍數成長的趨勢,這些產品大多數會內建USB介面。
根據IDC預估,2010年USB 3.0晶片需求量為1,245萬顆,2011年需求量為一億顆。此外,根據電子時報預估,2012年USB市場規模約是2009年的 7倍以上,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100,USB 3.0 出貨量在 2015 年將會達到 23 億顆。面對倍數成長的未來市場,技術處表示明 (99) 年度將持續推動法人單位,結合國內產業優勢、擴大與國際標準組織互動,進一步為我國孕育具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技術,預估這個成果將可為我國資訊產業創造達新台幣1,000億元之產值。
註: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主要是用來連接電腦與週邊裝置之間的匯流排,其隨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功能,使其不須經過繁複的安裝程序便可任意將週邊裝置連結、配置、使用及移除。USB著重於提供消費者方便的安裝與使用,由於USB的彈性與容易使用,使得支援USB的週邊裝置包括隨身碟、滑鼠、鍵盤、喇叭、掃描機等各種不同的產品逐年增加。(資料來源:經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