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率達78.5%
(100/01/20 08:26:11)

工業局於99年度辦理資源再生產業之各項輔導工作,並在各界積極的配合與努力下,創造國內工業廢棄物再生資源達1,189萬公噸/年,整體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率達78.5%,並創造工業廢棄物資源再生產值約達544億元/年,可謂成果豐碩。

為抑制氣候變遷危及環境生態,建立低碳城市、鼓勵綠色生產及綠色消費之綠色新政已蔚為風潮,而依據麥肯錫之研究報告指出,在各項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中,資源回收被視為較具減量效益之方式,為促進資源有效運用與管理,工業局多年來以健全法規制度、加強產業輔導、強化資訊擴散及協助推廣行銷等四大策略為藍圖,逐年展開相關推動措施,積極扶持資源再生產業發展,期能使資源再生產業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以提高廢棄物資源再生比例,並有效減少溫室氣體之排放,進而建構資源永續發展之循環型社會。

面對資源有限的未來,如何將現有資源進行永續利用,並加以實踐於生產與生活方式當中,將是維繫未來人類經濟活動永續發展的命脈。因此將所回收之可再生資源,透過工業技術的投入,創造品質優良的再生產品,回饋到生活方式當中,方得以實踐永續綠色生活的理想。

工業局積極推動資源再生產業發展,促使業者創造了相當多嘉惠綠色生活的優質再生產品,例如將廢輪胎經破碎後回收製成橡膠地墊(磚),可作為操場跑道、兒童安全地墊使用;將無機性污泥、飛灰與廢沸石觸媒經回收後製成環保矽酸鈣板、環保纖維水泥板,可供作為室內輕隔間防火建材;將廢紙分選後回收製成再生紙(擦手紙、衛生紙)、牛皮紙板,可供作為一般家庭用紙、包裝用紙板;將廢陶瓷經破碎、分選後回收製成高壓透水磚,可提供公園或人行步道使用;有色廢玻璃經加熱、去銳角等步驟製成亮彩琉璃,成為「金光閃閃」的建築添加材料,可施工成五顏六色的美麗玻璃彩繪圖案。以上均為廢棄物資源再生之實際案例,因此,在原物料缺乏,且國際價格不斷攀升的今天,優質再生產品在人們的衣、住、行、育、樂中儼然已成為營造永續綠色生活環境的重要擔綱角色。

資源再生產業是以資源永續循環為主軸,提高產業回收再利用再生資源,追求工業生產零排放為終極目標。然由於該產業屬高技術需求、高市場風險、高附加價值,且與各產業關聯性大之工業,茲為建立我國資源再生產業發展之完整體系,以臻建構資源循環社會、實現永續綠色生活之理想,工業局未來將持續推動關鍵性資源再生技術之研發,以創造環境友善、高附加價值與創新之再生產品;促進產業生態化網絡形成,降低業者投資風險,穩定再生料源;協助尋找產業目標市場,拓展行銷通路,以創造環境友善、高附加價值與創新之再生產品,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使資源有效再生、循環使用於產業製造生產與消費使用,建立產業共生之生態體系,進而促使我國產業朝向永續發展邁進。(資料來源:經濟部1/19)


 
 
•相關產業:  建材玻璃陶瓷紙漿包裝用紙輪胎回收、焚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