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加值應用今年計帶動773家傳統製造業導入
(99/12/30 08:56:15)

國內企業面對全球ICT應用之競爭,已從企業內資訊化競爭演進到體系間電子化競爭,現在更快速演變到雲端運算競爭。由於我國傳統製造業以中小企業為主,ICT科技應用能力較為薄弱,因此,經濟部工業局今年特別推動「傳統製造業ICT應用加值計畫」,提供傳統製造業輔導、服務團、人才培訓等多項協助,並針對機械、模具、紡織、運動用品、食品等五大重點產業建置四大ICT服務平台,以提升傳統製造業競爭力,加速製造業服務化發展,今年該計畫共促成傳統製造業降低成本與增加產值高達19億元,成果相當豐碩。

傳統製造業支撐台灣超過170萬就業人口,是台灣必須固守和發展的重要領域。經濟部工業局推動的「傳統製造業ICT應用加值計畫」係運用ICT科技強化傳統製造業經營體質,並鼓勵業者藉由ICT創造高附加價值新產品及延伸新的服務模式。今年計畫共計輔導30案,帶動773家傳統製造業者導入ICT加值應用,促進民間投資超過2億元,降低生產成本與增加產值達19億元;同時藉由傳統製造業ICT服務團的推動,提供832家廠商諮詢、訪視、診斷服務,並完成機械產業ICT人才國內外課程培訓達179人次。

為整備傳統製造業ICT應用環境,計畫特別依機械、模具、紡織、運動用品、食品等五大產業需求及特性,運用雲端運算概念建構「機械製造業設計暨智慧化服務平台(DISP)」、「模具業價值創造平台(MVCP)」、「紡織及運動用品產業知識服務平台」及「台灣優質認驗證食品ICT服務平台」等四大重點產業ICT服務平台,期望政府建置之產業公有雲與企業之私有雲相互協同合作,發揮擴散效應,提升傳統製造業整體ICT應用加值能量。

售後服務一直是工具機產業創造客戶附加價值的重要關鍵,透過DISP平台,提供客戶遠端維護服務,將有效提昇我國工具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並迎頭趕上國際工具機業之售後服務水準。

模具產業面臨新興國家低價競爭壓力,強化模具業者與客戶間之協同設計能力,為該產業迫切所需,而MVCP平台提供之協同開發管理系統,將協助模具產業直接支援台商全球佈局,創造兩岸模具產業差異化,擴大產業競爭優勢。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食品業已朝高附加價值產品方向開發,為凸顯台灣食品優質安全品質形象,「台灣優質認驗證食品ICT服務平台」整合我國食品認驗證相關資訊,提供消費者衛生安全的飲食選擇。

紡織及運動用品產業面臨客戶端產品開發、訂單處理快速回應需求,透過「紡織及運動用品產業知識服務平台」所提供快速設計及市場拓銷資訊服務,促成實體與虛擬通路結合,增加MIT品牌形象與國際能見度。

面對傳統製造業對ICT應用加值的高度需求,經濟部工業局未來仍將持續投入資源,協助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本計畫資訊敬請參閱經濟部「企業輔導網」,網址為http://assist.nat.gov.tw。(資料來源:經濟部12/29)


 
 
•相關產業:  紡織中游模具機械運動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