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後第3次貿易政策檢討會議於9月16日及18日在日內瓦舉行,由貿易政策檢討會議主席馬來西亞大使Mariam MD Salleh主持,並邀請瑞士常駐WTO及歐洲自由貿易區(EFTA)大使Remigi Winzap擔任與談人。我國為全球第18大貿易國,依據WTO規範須每4年進行一次檢討。貿易政策檢討的目的,在於使WTO會員了解我國相關貿易政策措施之內容,以達透明化的目標。截至會議開始,已有25會員提出多達400餘題之書面提問,充分顯示過去4年我國經貿發展深受關注。
9月16日會議首先由我團團長本部卓常務次長士昭對於過去4年我國經貿政策的發展發表聲明,卓次長表示我國經濟表現甫自全球金融危機之衝擊後復甦,出口亦大幅回升,估計103年GDP成長率將達2.98%,較前一年增加0.89%;104年經濟成長率則持續看好。除了實質GDP保持穩健成長外,我國積極提昇產業競爭力、打造良好商業環境之努力,亦獲得國際肯定,尤其在企業創新、商品市場效率、基礎及高等教育之優異表現,是我國競爭力之主要來源。
我國自101年起,推動全面性的產業結構調整,並以「三業四化」作為主軸,包括「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服務業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等三種產業的四種革新,推動服務及金融業的開放,並搭配其他經貿政策工具,如修正營業秘密法、專利法、商標法、公平交易法等改革措施,進一步推動經貿自由化。此外,我國為做好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之準備,除針對經貿法規與體制進行較為廣泛的檢討,並將據此適時推動相關制度革新,如簡化監管機制、提昇法規透明度,其中自102年起推動之「自由經濟示範區」(FEPZs),將使我國經貿體制更加自由化,並與國際接軌。
卓次長重申維持多邊貿易體制有效運作的重要性,我國將繼續給予多邊貿易體制全面性的支持,隨時準備與其他WTO會員共同合作,以峇里套案為基礎,致力於杜哈發展議程(DDA)的推動;我們亦支持擴大ITA之參與、TiSA以及環境商品自由化等談判。此外,我們未來將積極爭取參與當前各項主要整合進程,特別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大型、區域性之貿易自由化機制。
受邀擔任本次會議與談人的瑞士常駐WTO及歐洲自由貿易區(EFTA)大使Remigi Winzap則接續進行評論,他表示過去4年以來,我國經貿改革持續進行且已有許多重大進展,我國經濟體制更為健全,足以因應外來局勢的變化;也期許我國朝向多元化及更為健全的經貿體制,並致力吸引外資投資及培育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尤其我國簽署ECFA及兩岸投資協議,是促進兩岸互動及制度化的重要里程碑,預期未來能將兩岸經貿關係進一步提升。
與談人發表評論後,主席隨即開放會員提問,首日會議有多達32會員踴躍發言,充分顯示WTO各會員對我國貿易政策檢討的重視。發言重點包括各國一致對於我國過去4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能仍保持對外貿易的成長動能及貿易政策上的活躍表現,表示肯定;對於我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及簽署ECA的成效,充滿期待;各國亦非常關切自由經濟示範區(FEPZs)涉及我國經貿制度進一步改革的方向與具體規劃。此外,我國部分措施亦受到關切,包括農產品關稅過高、農漁業補貼、食品安全及衛生檢疫措施與國際標準的調和等;服務業部分,會員則主要關注我國進一步市場開放的時程,例如在航運、金融、基礎建設、健康服務業等的外資限制,認為惟有進一步放寬服務業的限制,方可使我國更加融入區域貿易及提升競爭力。
9月17日將休會一天,我國代表團將根據會員提出之口頭問題準備答復資料,並於9月18日復會時再綜合回應各會員之提問。(資料來源:經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