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海關統計顯示,自6月份起中國煤炭出口量連續兩個月明顯下降,預計全年出口規模基本上控制在2007年水準。
數據表明,2008年首8個月中國出口煤3364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0.3%;價值33.6億美元,增長75.6%。其中,8月份當月中國出口煤337萬噸,比7月份減少141萬噸,比6月份減少362萬噸。
在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國際煤炭市場需求旺盛,而主要煤出口國紛紛採取限制措施,國際市場煤價持續攀升,中國煤炭出口意願顯著增加。同時,中國煤炭供需矛盾十分緊張,一些電廠因缺煤而不得不停機。
為避免煤價上漲對下游產業鏈的價格傳導和負面影響,中國決定自8月20日開始,對煉焦煤出口暫定稅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煙煤等徵收出口暫定關稅,暫定稅率為10%。同時,中國也削減了2008年的煤炭出口配額。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煤炭出口成本的進一步提高,煤炭出口增加的趨勢將得到遏制。
中國海關統計並顯示,2008年首8個月中國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539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4.7%,增速較2007年同期回落18.9個百分點。
2008年4月份,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達到90.5萬噸的高點,隨後開始走低,6月進口量僅為50.8萬噸,創2007年以來月度進口新低。7月進口量有所反彈,單月進口73萬噸,但8月進口量又明顯回落,單月進口量僅為58萬噸。
中國海關分析認為,中國食用植物油的進口量增幅回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作為中國豆油進口第一大市場,阿根廷的豆油產量及出口受到其國內農民罷工影響。二是中國將大豆進口實施1%暫定關稅的優惠政策終止期延長至9月30日,大豆對豆油形成有效替代。
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分析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食用植物油對外依存度偏高,中國市場供給及價格易受國際市場影響。同時,中國食用植物油及油料的進口、壓榨被跨國油脂集團壟斷情況加劇,不僅價格易被其操縱,中國糧油策略安全也易受到威脅。建議中國採取鼓勵措施,穩定大豆種植面積,發展油料作物多元化種植,重點扶持並培育高產量、高出油率油料品種。同時,扶持中國的龍頭糧油企業,打破國際集團的壟斷格局。(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