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小企業家數達133萬1182家,創歷年新高紀錄
(103/09/15 09:36:09)

2013年與2014年臺灣經濟緩步回升,根據2014年度《中小企業白皮書》發布資料顯示,2013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就業及受僱人數皆較2012年成長,其中尤以中小企業家數在2013年創歷年新高紀錄最為亮麗,達133萬1,182家,占全體企業家數的97.64%;中小企業就業人數有858萬8千人,也為近年來新高,占全國就業人數78.30%,臺灣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為臺灣經濟發展之重要根基。2013年中小企業的銷售值為新臺幣11兆3,218.42億元,占全體企業銷售值的29.44%,較2012年小幅減少0.53%;其中,中小企業的內銷值為9兆8,976.17億元,占全體企業比率34.58%,較2012年增加2.74%,然出口值為1兆4,242.25億元,占全體企業比率14.48%,較2012年減少。另新設中小企業高達9萬8,821家,其中服務業在銷售值、內銷值及出口值皆較前一年度為高。

為因應新興市場的潛在風險與當地企業同質化競爭之威脅,《2014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建議臺灣中小企業應掌握美國再工業化政策所帶動的高階製造回流以及新興產業技術發展的機會。美國再工業化主要特徵在於促進高階製造回流與提升中小企業的製造能力,將同時為我國中小企業帶來機會與威脅。因應美國再工業化下臺灣成熟型中小企業的出口轉型策略包括「累積拓展美國市場之經驗,鏈結先進市場的高品質認證標準,提升在新興市場的企業形象」與「從產品製造服務延伸產品設計以及系統化服務,建構在美國利基市場的競爭優勢」等;而前瞻新創企業之發展策略則有「利用租稅及研究成果商品化,引領前瞻技術新創企業的萌芽」(經營環境面)與「整合各部會的資源,擴大銀行對前瞻技術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資金面)等。

為積極照顧中小企業,政府多年來持續推動相關政策,2013年與2014年中小企業政策以「完善財務融資服務與增進投資」、「促進升級轉型與提升研發能量」、「建構創新創業及育成加速機制」,以及「深耕地方產業及掌握市場商機」等四大面向為發展策略主軸,執行多項相關計畫,並輔以相關配套措施。政府每年配合國內與國外經濟情勢變化,修正中小企業發展策略,規劃相關配套措施,增進中小企業競爭優勢,促進穩健發展。新增輔導措施如: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案貸款、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青年創業專案,以及中小企業商機媒合暨臺日中小企業合作推動計畫等。

更多的中小企業相關策略與措施,請參見最新出版的《2014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來源:經濟部)


 
 
•相關產業:  貿易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