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鮪釣漁船出海恐再減,日本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已無降價空間」
(111/04/13 10:56:19)

新冠疫情、原油價格高漲及日圓重貶之3重影響,臺灣鮪釣漁船出海恐再減少,日本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已無降價空間」

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2)年4月12日報導, 持續維持高價之日本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進一步上漲恐成事實。因嚴重新冠肺炎導致台灣作業漁船數減少,且受原油價格高漲及日圓貶值影響,不少漁船被迫放棄重新返回漁場。目前部分作業中漁船也判斷「在魚餌用完後即返回高雄前鎮漁港,暫時停泊港內」。在最大勢力之台灣鮪釣漁船放棄出海作業,供給勢必造成影響,日本市場冷凍大目鮪已不存在「降價因素」。

作為冷凍大目鮪市場指標之印度洋台灣船(整船購買)價格,去年 10 月大型魚(40 公斤以上)上漲至 1,050 日圓/公斤。市場行情上漲可刺激鮪釣船出海誘因,但目前「在如此價格帶消費者恐趕不上」,在本年初之後價格基本上仍屬下跌趨勢。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原油持續高漲,加上原來日圓貶值,狀況已有改變。台灣船主以「對日本市場興趣降低」表達不滿,倘台灣船放棄作業持續擴大,整船購買價格即使時機及品牌產生調整,相關業者咸認:「基本上勢必漲價」。

依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本年2月台灣產冷凍大目鮪價格960日圓/公斤,接近1,000日圓高價圈;且農林水產省公布之全國主要冷藏庫為對象之庫存統計顯示,最近數量急遽減少,雖非納入所有冷藏庫之數字,最新也是本年1月資料,但推測已跌入適當水準以下。「手邊無庫存無法工作」,日本舊曆盂蘭盆祭祖需求等,加工及流通業者之無可避免須確保原料,預測目前庫存變動屬於低水準及持平;冷藏庫業者電費上升,須轉嫁吸收成本;在此時點大目鮪輸入船數倘減少,將迫使末端賣價提高。

原可依賴日本漁船,但在目前市場行情緊俏下,燃油成本上升,下一漁期出海漁船數量勢必受到極大影響。雖視燃油價格而定,單價高之黑鮪及南方黑鮪作業船在漁獲配額消化後,並無充足時間可再捕撈大目鮪及黃鰭鮪,預測將檢討儘早做決策,因此可能加速鮪魚赤身肉之不足。

按冷凍大目鮪係我國最重要輸日水產品,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我漁船選擇不出海在港等待機會,恐是不得已之選擇。日本市場鮪魚赤身肉仍以大目鮪為大宗,替代產品較為有限,但價格高漲恐造成消費者降低消費。為產業永續發展,似應配合市場變動、漁獲配額及管理幅度逐步調整最適產業規模。(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相關產業:  漁業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