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電子商務是經濟部推動的十大「重點服務業」之一,2012年我國電子商務產值達6,600億元,年成長率為17%,預期在2015年可以達成兆元產業的目標,在目前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電子商務產業成為少數逆勢成長的產業。
根據資策會MIC「2012年台灣B2C網路商店調查報告」顯示,隨跨國電子商務環境成熟,跨國網購已成為重要的趨勢,28.4%的店家已經有跨境銷售,20.7%的店家則考慮未來1-2年內進行跨境交易。其中以中國大陸為最多店家未來希望跨國銷售的地區,其次則是香港與澳門。主要因素在於華文市場語言及文化隔閡較其他國家低,地理位置也接近,消費者對台灣商品接受度高等因素,使大陸與港澳為國內網路商店最想跨足的海外市場。
但是在經營網路跨境交易時,如何在銷售出商品後收到消費者的款項,是每一個店家都會面臨的問題。然而,台灣許多小型店家是無法單獨與不同市場的金流業者介接。因此,基於境外交易的商機及店家的迫切需求,國內資料處理服務業者即著手協助小型店家處理網購款項之結匯。
經濟部為推動華文電子商務發展,解決小型店家及資料處理服務業者面臨的困境,去(101)年召開數場次跨部會協調會議,邀請中央銀行、金管會、法務部及相關業者共同研商,在各主管機關、業者等的支持下,訂定「資料處理服務業者受託處理跨境網路交易評鑑要點」,央行將配合修改「銀行業輔導客戶申報外匯收支或交易應注意事項」第27點,使取得評鑑合格證明的資料處理服務業,將可和銀行合作,以資料處理服務業的名義代理申報結匯。
凡資料處理服務業依「資料處理服務業者受託處理跨境網路交易評鑑要點」,接受經濟部評鑑通過後,得與銀行合作受託代辦跨境結匯工作,取得評鑑合格證明的業者需接受經濟部年度查核以及不定期抽查,查核不合格者,經濟部得廢止評鑑合格證明。本案已於101年10月3日完成公告。此項業務的開放使得台灣的商家即使不出國,也可以輕鬆賺取外匯,幫助更多業者根留台灣,增加境外收入,達到華文電子商務的推動成效。
經濟部未來將持續協助業者排除金流、物流、法規等相關的跨境障礙,落實消費者保護規範、洗錢防制等,再與境外相關機制接軌,使得我國電子商務產業邁向國際化,讓我國電子商務產業持續以兩位數成長,達成邁向兆元產業的目標!!(資料來源:經濟部1/11) |